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变化莫测,即为“用兵如神”。“兵家之胜,不可先传”,难能预为之谋,高有先见之明。
制胜之招,不重复使用,对方就不知如何应对。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孙子兵法》)因敌变化,出奇制胜,面对胜利,人们不知所以,只知道是取胜了,但不知为什么能取胜,因为出奇制胜的策略不重复使用,为的是能适应战局的千变万化,“攻其无备,出奇不意”。
“凡战,智也;斗,勇也;陈,巧也。”(《司马法》,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设谋定计在智,打斗决战在勇,排兵布阵在巧,也就是说,设谋定计,打斗决战,排兵布阵,应该是“智、勇、巧”的有机结合。陈,阵的假借。
“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六韬》)古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并不能战于天上,也不能战于地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在于能否营造一种神奇的气势,得之者,就能取胜,失之者,必然失败。
例图,于幼华(平炮挡车)梦笔生花
1.……车3退4(图),红方应该怎么走?
例图
从盘面子力看,红方多一炮,少两相;就既在关系而论,黑方主动,红方车九平二杀马,但黑方车3平6杀炮,象7进9飞马。
红方一路马跃跃欲试,入槽急不可耐,但黑方8路有马看守,红如车九平八,则车3平6,仕五进四,象7进9,跃马入槽不过是“水中的月,镜中的花”而已;
尽管黑方游刃有余,但致命的一着是车3平6,如果车3不能平6,红方就有周旋的余地,红如炮四平五,黑车不能平5,中卒则可进1,那么,黑方也就自相阻挡了,红方车九平二,黑方即九宫不安,防不胜防,黑不攻炮,也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如果象7进9,则车九平二,绝杀之势,黑方无解。
实战的走法是:2.炮四平五,马8退6。
黑方退马,严防固守,红方权衡尺度,精打细算,两面夹击:马六进八,车3平4,马八进七,将5平6,马一退三,弃炮抢攻,黑如卒5进1,则马三进二,将6进1,车九平三,卒5平6,车三进二,将6退1,车三进一,将6进1,马二退三,车马冷招,绝杀。
3.马六进八,炮2退1。
4.帅四退一,炮2进1。
5.帅四进一,炮2退1。
6.帅四退一,炮2进1。
7.帅四进一,车3平4。
8.马八进七,将5平6。
9.马一退三,炮2退1。
10.帅四退一 卒5进1。
11.马三进二,将6进1。
12.车九平三,卒5平6。
13.车三进二,将6退1。
14.车三进一,将6进1。
15.马二退三,红方炮四平五,奇思妙想,突然袭击,而当黑方马8退6之后,红方对策优选,后续胜人,把兵法“用兵任势”的诸多原理演绎得“微乎其微,神乎其神”。
动态棋谱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用兵打仗,没有一成不变的打法,就像流水没有一成不变的势态一样,能从敌情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出奇制胜,即为“用兵如神”。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是兵家出奇制胜的奥秘,不能事先做出硬性的规定。
“事物之理,可以情通,而不可以迹系。”(宋《何博士备论》)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应该抓住问题的本质特性,灵活变通,不能局限于表面现象,生搬硬套,也就是要活学活用的意思。
“兵不豫言,君命有所不受。”(唐李靖:《唐李问对》)用兵打仗,不能事先做出硬性的规定,即使主君的指示,如果不符合实战的要求,也可以不听从。豫,预的假借。
“兵之不可以法传也”(宋《何博士备论》)用兵打仗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可以传授,说的也是应该“因敌变化而取胜”的意思。
“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推测者也。”(《三十六计》)兵家特有的计谋,不是用常理可以推测的。
“胜败之术,非勇决神智,安能行之耶?”(宋许洞:《虎铃经》)用兵打仗,胜败,就看设谋定计是否神智,打斗决战是否勇敢,没有大智大勇,怎能理解把握呢?
“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诚为用兵之至要。”(清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是用兵打仗最重要的原则。
“兵家之胜,不可先传”,“兵不豫言”,是有条件的,即“先传”和“豫言”不符合敌情的变化,不符合实战的要求,不能主观设想,随心所欲,否则,研究兵法干什么?实际这就是“制形壹也,胜不可壹”的思想,原则不变,但必须活用。棋是死的,布局取势,可以一步不差地算计,但人是活的,谋子杀将,没有一成不变的招术,单一用技巧去解说,就把棋说死了。
审时度势是警觉,随机应变是灵感;随机应变不离谱,出奇制胜即为高。“神智”,实质就是“兵机要诀”,即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则在实战中的活变妙用。
历届全国象棋大赛,打破常规的出奇制胜之举,层出不穷,从而也就引起众多高手对防守反击的研究,所以,重复使用,不但失灵,反而会成为灾难。现代象棋的技艺就是在不断地出奇制胜与防守反击的研究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也就是象棋无穷的魅力所在。